新聞中心
知卓&泰伯智庫發布《2016年空間信息產業趨勢報告》
3sNews
有看點的空間地理信息資訊都在這,你還在等什么?

基于地理信息行業需要一個比較系統化行業趨勢的分析報告,由泰伯傳媒和知卓資本聯合發布2016年首次空間信息產業趨勢報告。陶闖今天摘出其中一部分非常詳盡數據分析跟大家做介紹。
6月15日,第五屆“全球地理信息開發者大會”(World Geospatial Developers Conference,WGDC)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開幕。大會由空間信息產業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泰伯主辦,秉承不斷引領和促進空間信息技術創新與變革的宗旨,WGDC已走過五個年頭,如今成為全球最具前瞻性的跨界創新風向標。
在本屆大會主會場上,知卓集團董事長、原PPTV CEO、微軟虛擬地球創始人陶闖作了題為“2016年空間信息產業趨勢報告”的演講,該報告由知卓資本聯合泰伯智庫共同發布。以下是陶闖先生的演講實錄(尚未經本人核實)。
空間信息產業與看不見的手
作為一個從測繪地理信息行業跨界的行業“老兵”,陶闖博士認為空間信息產業是看不見的手,建議空間信息的從事者/企業應該跨界出去。
根據報告數據分析顯示,全球衛星導航市場正在逐步增長,其中LBS占超過50%,與交通相關的占比高達38%。通過數據報告分析顯示,移動手機和移動互聯網、車聯網都是最大的LBS的產業。
為什么說它是一只看不見的手,空間信息行業意義在什么地方?美國在2011年的空間信息產值為110億美元,但卻驅動了1.6萬美元的經濟效益,并且節約了1.4萬億美元;印度滴滴打車(OLA)也拿到12億美金的贊助,前兩周蘋果宣布10億美金入駐了滴滴打車。“滴滴打車”最早就是很簡單的出行的概念,現在這種明晰的概念在消褪,因為它是基于空間信息進行管理,而這個管理就是空間信息行為。空間信息正在“隱形”中推動相關的行業。,陶闖先生也建議從事空間信息的企業和從業人應該跨界出去看看別人做什么,WGDC提供了這種跨界、創新、交流的平臺。
空間信息產業的十大推動器
報告歸類了空間信息產業的十大推動器,分別是:精確的定位數據、遙感數據、軟件能力、寬帶通信、處理器能力、存儲與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移動互聯、VR&AR、物聯網。
對于VR和AI,陶闖先生預測在未來的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大家每個人可能都會有頭盔。VR使佩戴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物聯網的核心是人(也包括設備)

陶闖博士認為:物聯網的核心和最關心的是動態的東西,動態關系核心就是人,當然也包括設備;同時提出:未來是時空數據的世界。
物聯網一定是整個世界的連接。在室內的時間占到了24小時的很大比例,室內價值未來會超過室外的價值。陶闖認為基于導航定位未來室內的應用是一片藍海。陶闖先生也說明他及他的團隊在以后的時間內可能不僅是尋找一些室內空間性質的公司,也會關注與研究人體三維世界相關的發展;它不僅是動態,也包括有型,例如整體器官的設備、健康醫療、與空間信息相關的等等。
專業用戶與菜鳥用戶的知識鴻溝
通過圖表顯示,目前整個技術發展可以看到用戶有專業用戶和菜鳥用戶2類,其中大部分都是專業用戶。圖中左邊藍線表示技術復雜和使用的復雜性;當復雜度越來越小,它的市場范圍灰色這條線形成指數性的增長;當技術越小型化、越傻瓜化,用戶市場才能無限擴張。由于用戶群體的迅速擴張,空間信息企業發現自己正在面對數量龐大的菜鳥用戶;如此看來,提出傻瓜式方案是重要的發展趨勢。
開源數據與開源標準
這個行業我們知道未來既然想讓公司越來越簡單,怎么辦?必須走向開源。凱文凱利曾在他的書中提到,第一軟件以后是免費的,數據以后免費,硬件以后必須免費。就像小米手機,小米一個月從手機紅流市場掙到400塊錢,一個手機賣一千塊錢,如果它的手機一個月掙400塊錢,一個月就是四五千塊錢,這就是免費和開源的方法。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生產數據容易,分析數據艱難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平臺大量技術研發能力大量提高。谷歌阿爾法狗在圍棋比賽中大敗國際圍棋大師,阿爾法狗程序基本上公布了;同時,Facebook谷歌兩個聯合把人工智能軟件免費開源。開源東西不斷進入我們世界。
我們OGC的會員,這個做了十幾年了,很遺憾沒有一個中國公司成為OGC會員,第一使用它的工具,第二給它付費,陶博士認為未來中國會員的前瞻性會在OGC前列。
車聯網和無人機的前景
談到車聯網,就必須談到激光,國內很多年也開始研究激光,現在車聯網的提出后,特斯拉都已經裝上了激光雷達,很多大型公司,如汽車公司都開始使用激光。
陶博士建議目前正在做激光研究同行,不要老盯著測繪三維建模這點事,應該快速把技術拓展應用到激光建模、激光掃描、激光處理的方案上。同時,陶博士認為高精度到車聯網以后都需要這些技術,這里也有很多傾斜攝影都在里面。
無人機在2015年產生了飛速的發展,這個領域到了一個瓶頸。陶博士宣稱,作為投資人已經不在投資以前的無人機領域。無人機幾個核心紅色應用,傳媒行業、農業、還有測量上都有非常大的無人機的應用。目前正在爆發的時代,微小、微型衛星。
發展重點空間:BI與AI
整個BI分析的工具,左邊有很多的大型BI公司,中間有GIS軟件公司。國外發展時空分析出來了,目前BI人找不到,而現在我們人找到了,百度的同學說,百度跟蹤你的軌跡,進到百度頁面跟蹤你所有軌跡,差一點沒有跟蹤到你室內,把你室內都跟蹤了,你完全沒有隱私了。時空是巨大的挑戰,中國移動運營商定位的數據都有,但是數據量太大,時空分析數據現在急需時空分析數據。我們從投資角度未來前沿的發展到底是一些什么樣的公司?我們看看BI和AI的公司價值多少?陶博士認為,中國是剛剛起步,留有巨大的空間,這次BI與人工智能同時人的行為分析,我們有移動互聯網跟蹤,存在巨大潛力的機會。
大家可能已經知道美國的一些公司,這些都是初創公司不到兩年公司,Spaceknow通過衛星在生產數據。Mapillary用大眾的汽車行車記錄儀、手機,我手機裝了Mapillary,實際上采集各種數據上傳,做了現在目前代替谷歌的街景圖,自己做機器學習,發現街景中道路、交通、車派等等這些東西。這是遙感數據,房子建筑的速度高度,看看這個地方的人群,這些技術都在應用。
思考問題:人才、政府主導
陶博士重點指出,目前整個行業,跨界的人才還是極其缺乏的。
首先我們行業比較傳統,大部分基于技術發展,一直抱著技術不放而忽視了場景、風口、應用,而忽視了引入更多的跨界人才。我們需要跨界人才。
政府為主導地域非常分散,這是2006年和2014年兩張圖,除了軌跡以外這個地區產值發生一些變化,浙江江蘇排第二第三,現在被四川湖北超過去了,這跟GDP非常有關,去年湖北GDP9.3%,我們上海、北京都沒有高于7%,北京上海6%,這是跟我們GDP發展有關,我們知道這個市場行業并購機會一定加劇出來。
海外:一帶一路帶來了戰略機遇
中國現在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尤其是技術強悍的精英行業,那么如何突出重圍?陶博士提出,一帶一路帶來了戰略機遇,使空間信息企業應當抓住海外市場拓展機會。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的提出與推進,有助于企業進行海外拓展,擁有一片藍海。
陶博士表示,空間信息行業結合一帶一路的發展和分享,可以被認為是空間信息走廊的概念。同時,寄希望WGDC成為一個讓大家一起形成聯盟的模式直接走到海外的平臺。
資本和技術非常重要
企業發展一定是需要錢的,你怎么借助資本發展成為了關注點。
資本市場實際上大家拿錢。對于企業來說是雙面的,一個找市場拿錢一個找資本拿錢,當然主要是要找資本拿錢。中國上新三板企業有七千多家,加一起有一萬家的數量級;經此報告行業統計一萬數量級里面就將近一百多家,也就是說也占到了將近1%的背景。
目前新三板的行業上市公司主要是遙感衛星、定位導航之類的主流公司,大多分布在北京、廣州、江蘇、湖北,基本上是從資本渠道上市的主流方式。
百度很有錢剛剛發一次債200億美金,阿里巴巴發一次債500億,不管你有錢沒錢,大家一定借力資本賺錢。之前商談相當長也就掙一百萬,在資本投入之后就是500萬甚至是5000萬。因此,陶博士指出,資本和市場是一個企業發展中一定要借助的兩個工具,這是兩個財富來源。市場和資本一定不要忽視資本的力量。
陶博士在報告中提出:2016年空間信息產業趨勢的一個發展,核心就是技術!企業永遠沒有優化到底的時候,只做到80%。
同時,他提出“永遠優化到底是錯誤的”,為什么?一個新技術又把你以前東西顛覆掉,但是你思考一定要前向,敢于創新,相信發生的可能,永遠去挑戰我們自己的那點價值觀。就像我們相信明年開始每個人都會戴頭盔,雖然目前都不知道能不能發生,但是我們是堅信發生的可能性。
上一篇:測繪將被無人機替代?